5月10-11日,首部由郭德纲长篇单口相声改编的话剧《卿卿误我》登陆上海,秦霄贤、杨九郎、朱美吉等一众出色的演员于上海文化广场,为沪上观众展呈一卷乱世下的爱情生死契。
据悉,这一脱胎于相声作品的舞台演绎,以民国江南为背景,讲述的是落魄书生李伟与富家千金白玉雪跨越身份的动人爱情故事。剧目由玺乐星桥、大麦Mailive出品,玺乐剧社、大麦“当然有戏”制作,北京临之观、杭州演艺集团联合制作。
话剧版有继承有惊喜
匠心舞美让故事“活”起来
从相声中来,到话剧中去。作为经典相声作品的首个戏剧舞台版本,话剧《卿卿误我》历经十稿剧本打磨,在保留原作情感内核的基础上,亦通过在故事主线、角色设定等方面的二度创作,力求让这一传统的故事焕发时代新生。该作品单口相声的表演者,同时也是此次话剧的总监制与总导演郭德纲,在开演前就曾表示“这次会给大家带来一版不一样的作品”。
演出期间,不少相声《卿卿误我》的忠实听众也来到了现场。除了想以新的形式重温经典之外,他们也希望话剧版本能带来有别于相声原著的惊喜。不负期待,无论是从内容的舞台化改编、舞美的营造还是角色的塑造上,话剧《卿卿误我》都可以说是原著的“升级版”。尤其是用“盲盒式”舞台打造出的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沉浸感。在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观众们可以跟随角色的步伐,穿梭于烟雨朦胧的江南小巷、曲折幽秘的深宅大院、富丽堂皇的欧式建筑等二十余个各具风情的民国场景中,如开盲盒般地感受主人公们的命运跌宕与辛酸喜怒。
演出结束后,不少曾经听过相声版本的观众都赞许舞台版本的改编既有继承也有惊喜:“话剧版《卿卿误我》非常特别,既具有相声艺术的幽默诙谐,能够让人感受到浓缩于语言当中的智慧,同时又兼具舞台艺术的视觉美感。‘话’与‘剧’的完美结合,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也让故事真正‘活’起来了。”
乱世爱情“后劲十足”
由小人物洞见大时代下滚滚洪流
将一个爱情故事放置于民国大时代背景的设定,也决定了《卿卿误我》所表达的并非小情小爱。在剧中,观众不仅能看到男女主人公之间悲喜交加、情根深种的爱情,还能感受到命运无常之下,角色内里的生命力。
秦霄贤扮演的男主角李伟,性格沉闷、擅长自我否定……这些特征本身与演员本人有着极大的反差。但与此同时,观众又能明确地感受到,秦霄贤为更好地塑造人物所进行的“求同存异”,剧中时不时出现的相声“包袱”在活跃气氛的同时,也让秦霄贤的独特风格沁润进了李伟这个角色中,更添鲜明的个人色彩。
在剧中,我们还能看到因“世道”选择沉沦的反派熊武。在杨九郎的细腻演绎下,角色在可恨之余更添悲凉底色。作为一个超越了传统反派的符号,这一角色也让观众窥见了一道乱世浮沉下的时代剪影。
而不同于原著中颇受关注的双女主线,话剧版本更多着墨于女主角白玉雪的个人成长,从而实现了人物呈现的主次有别,以及对核心人物更为丰满的塑造。舞台之上,朱美吉通过极具层次的表演,立体刻画了一位性格直爽、向往自由的女主形象,这一独具个人魅力的形象也收获了观众的颇多喜爱。
此外,剧中还有说书人、萧七、林十二等各具特色、性格迥异的二十余位角色,在方寸舞台之间,共同组成了一幅民国江南众生相。无论是从困苦窘迫中一次次奋起成长的李伟、于命运裹挟中迷失自我的熊武、追求思想解放却最终被困于“囚笼”的白玉雪,还是剧中每一个于时代洪流下竭力挣扎的“小人物”,跨越时间的长河,他们都通过当下的舞台,实现着与观众精神上的共振与情感上的连接。
据悉,话剧《卿卿误我》此前已先后在杭州和合肥完成演出,而此次上海站后,剧目还将前往南京、成都、西安、南昌、苏州等地继续全国巡演。此外,还有更多巡演城市在陆续解锁中。